感细微之事,他怀着深切的关怀教书育人、潜心治学;立鸿鹄之志,他坐上冷板凳,决心让古籍知识、文化走近国人、走向世界。 执教以来,无论是在三尺讲台上,还是在科研一线上,他永远和学生在一起,永远以身作则,将自身角色演绎到极致。他是王东波,我校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和数字人文教学和研究。 秉持着“教学第一位”的理念,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结合领域化数据,王东波把深度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贯穿教学始终,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不仅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在学生群体中也备受赞誉。
从数据中来,到数据中去
“我这个人对新事物比较好奇,喜欢发掘、探索一些未知的领域”,王东波这样描述自己。 恰恰也是这种“以兴趣为指引”的求知模式,使他拥有了多角度深度思维的能力,为他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基础。
基于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迁移学习、强化学习和多模态知识库的技术,王东波对食品、金融、医疗等领域展开多维度的知识挖掘探究。 从数据驱动下的视角出发,多维度的研究模式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以“学科+大数据”为研究模式,研究人员能从此类跨领域研究中发掘出新的研究问题, 从而得出新的研究成果。 王东波强调,“数据+模型”的研究方法是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把数据分析科学渗透到各学科研究领域,例如把数据分析与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相结合、 把语言规律融入基因学研究中,不仅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或许也能为学科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
我与学生“众乐乐”
“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王东波说,“有教无类是我教学的重要原则,学生不主动找我,我便要主动走近学生。 ”王东波认为老师不可高高在上,过分强调“老师”的存在,而是要真正走近学生、走进学生。 无论是十年来担任班主任时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是自然语言处理学社中的成员,王东波总是力图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并对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给予特别关照。 “不论我的名字前有多少‘教授’‘博导’之类的前缀, 我的办公室永远和学生在一起”, 师生层面之外,王东波与学生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工作之余,王东波还会与学生一同就餐,了解学生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他生活与学术的大门永远为学生敞开。
在日常教学中,王东波善于引导学生群体从自身发掘兴趣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数据分析与研究。 在与学生的一次交流中,王东波发现当时某电视剧在学生群体中的热度极高,便鼓励学生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情感计算与体验的数据分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科研项目资金要求专项专用,在遇到学生感兴趣的、王东波认为具有社会价值但却与课题不相关的项目时,王东波还会自掏腰包给学生发劳务费,从细微之处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呵护每个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从现实关切到润物细无声
“教学无小事。”王东波说,“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非我有意而为之。 ”
从 2012 年开始, 王东波就开始了自己教学的课程改革,以“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为指引,引导学生从现实问题着眼, 结合领域化数据把研究方向落到细处、实处。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我国非遗文化的多样性,感受我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自信;从儿童被拐卖相关的研究中,学生们对儿童拐卖的相关信息进行精准描述,进而将研究成果提交妇联,对预防儿童被拐卖、寻找失踪儿童产生正效用;食品安全法修订期间,王东波鼓励学生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与自身专业特点相结合,搜集相关数据并对此进行建模,详尽分析食品安全现状, 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王东波的教学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每隔一段时间,学生都需要提交一份思想心得。 王东波认为,“育人”是教师最重要的、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出真正关心社会、 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完整的人,一味说教从不是教育的最优选,必须从具体、细微的小事着手,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身作为社会中的“人”的角色,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为社会建设提出积极有益的建议,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王东波挖掘学生关心之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无形之中营造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为学氛围,他在育人之路上不断求索,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兼具现实关切之心与奉献社会之志的学子。
发一个弘愿,克十分苦困
“在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下非专业人士只能为领域学科的研究提供方法、数据和模型,只有专业人士才有解释权。”王东波说道,“作为本科读汉语言文学的人,我对古籍有一定的解释权。”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呈现极大程度上有益于文化自信建设。作为高校教师,王东波一直在探寻自己究竟能为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怎样的实际价值。 立足当代,回溯历史,王东波深感中华古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他认为,只有大家真正阅读、了解古籍,古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传承下来,才能做到守正创新。
让王东波着手开发古籍翻译平台的契机,是与外国友人的一次对话。 在这次交流中,王东波了解到这位友人对《庄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却苦于没有外语翻译而不得不止步对“道”文化的探索,这对王东波产生了极大的触动。 “要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行文化输出,就要让世界人民真正了解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而这不能只喊‘爱好和平’的口号,更应该让世界人民从我们的古籍文化中真正了解中华文化。 ”于是,王东波申请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其成果“中国古代典籍跨语言知识库平台”现已全面免费开放,为古籍文化的跨语言传播与普及搭建了一个知识平台。 在大语言模型的基础上,不仅为对中国古籍的热爱者搭建了一个有效的知识查询平台,也为国内大众把古文转白话文和英文提供了便利。
可王东波并不会止步于此。他恳切地说:“我想发一个弘愿,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围绕深度学习和大语言模型,通过整合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翻译学的相应知识、理念和理论,和我的团队把《二十四史》全部翻译成英文,让世界各地的百姓都能看到我们优秀的古籍文化。 ”
王东波的团队有一个口号:克十分苦困。 让古籍走向国外并不是一个小工程, 这对古籍知识、 现代汉语、外语综合能力、大语言模型的开发与数据分析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科研人员的工作强度、抗压能力提出了更严苛的标准。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王东波以自身的星光点点,汇成了团队的星河弘愿,在弘扬中华古籍文化的道路不断突破、不断攀登。
“我的生活,一句话来说,就是累并快乐着。 ”王东波总结驱使自己前进的动力:情怀、责任和奉献。 王东波说,作为高校教师,要做到科研、育人与树立道德标准的统一,要以身作则,坐的了冷板凳,越是面对质疑,越是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越是要做得更好。 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王东波带着他的弘愿,永远奋战在路上。
原文载:南京农业大学报(第982期 2023年7月1日)
http://njauxb.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4163694